對我國民航機場開展社會效益評價的探討
謝敏 張建森
(綜合開發研究院 研究部,廣東 深圳 518029)
摘要: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在注重自身發展的同時,必須盡責履行社會責任,做合格的企業公民。2006年6月上海浦東發展銀行《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從而開創了中國企業公布社會責任報告的先河,引起了社會廣泛的關注及好評,重視企業社會責任已經在中國商業社會形成越來越廣泛的共識。
就民航機場而言,其本身的屬性決定了要比其他市場主體承擔更多的社會公益性,除了作為提供交通運輸的便利設施,在區域經濟繁榮、社會發展以及政治穩定等方面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國際上絕大多數國家都將機場定位為社會公益性的基礎設施,定期組織相關機構對機場所發揮的社會效益進行評價,并將結果通過權威媒體對外發布。但是,由于我國民航產業發展起步較晚,對民航機場的認識存在一定的偏差,各方面過多地片面追求機場的投資回報率,對機場的社會公益性重視不足,我國民航機場社會效益的發揮也潛在一定的問題。有鑒于此,筆者呼吁我國民航機場開展社會效益評價工作,本文將在分析我國民航機場社會效益發揮潛在問題的基礎上,剖析我國民航機場開展社會效益評估的深遠意義,并將在借鑒發達國家民航機場開展社會效益評估經驗的基礎上,對國內民航機場社會效益評價的內容加以探討。
正文:請下載PDF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