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經濟改革發展的理論與實踐

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中心  謝敏


摘要:從1949年的金秋一路走來,我們偉大的祖國經過了六十多載的風雨洗禮與歷練。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更是掀開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嶄新一頁,開啟了波瀾壯闊的經濟體制改革歷程。我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中心環節,國有經濟改革大膽探索,經歷了“放權讓利”、“利改稅”、“撥改貸”、“三年脫困”、“減員增效”、“主輔分流”等一系列的實踐。站在新世紀的時點,我國的社會經濟發展日新月異,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初步建立,包括私營經濟、港澳臺經濟、外商經濟在內的多種非國有經濟成分蓬勃發展。另一方面,開放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面臨的經濟形勢也更為復雜,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在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增大了我國經濟遭受外部沖擊的風險性,特別是受全球經濟危機影響的風險加大。新一輪的全球經濟危機中,美國政府收購花旗、美國國際集團等大型企業,再次引發了人們對國有經濟的普遍關注和思考。

本報告首先從國有經濟與市場失效、國有經濟與國民經濟增長、國有經濟與宏觀經濟穩定、國有經濟與外部沖擊等四個方面,從理論和實踐兩個維度分析了國有經濟與宏觀經濟之間的關系機理。進而,落腳于我國國有經濟的改革發展實踐,從國有經濟與政府失靈入手,分析了國有經濟改革的路徑之爭、我國國有經濟改革發展的實踐、我國國有經濟改革發展的成效,并對我國國有經濟改革的政策動向進行了分析。本報告的第三部分也對深圳國有經濟改革發展的實踐進行了分析。

正文:請下載PDF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