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8日,新修改的證券法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閉幕會上表決通過,將于明年3月1日施行。新證券法的實施將對資本市場生態產生深遠影響,標志著資本市場向更加法治化、市場化方向邁進,有利于完善資本市場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黨的十九大以來,國家高度重視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致力于提高直接融資比例,徹底改變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的不平衡格局。資本市場利用水平某種程度上是一個城市競爭力的縮影,上市公司作為優秀企業的代表,集中反映了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質量。

2019年12月發布的第11期中國金融中心指數(CDI CFCI)選取了A股上市和掛牌企業數、A股市場累計融資額和直接融資額作為核心指標,運用CDI CFCI評價模型,對全國31個金融中心的資本市場利用水平開展專項評價,結果顯示,31個金融中心城市中資本市場利用十強中心分別是:北京、上海、深圳、蘇州、南京、杭州、廣州、成都、無錫和武漢。



(一)長三角資本市場利用水平力壓珠三角,民營經濟活力是關鍵

長三角地區金融中心城市在資本市場利用十強榜單中占據了多達5個席位,除上海外,蘇州、南京、杭州、無錫均躋身資本市場利用前十名。其中,杭州、蘇州A股上市公司數量力壓廣州,均超過100家;南京、無錫也分別擁有84家和77家A股上市公司,超過成都和武漢兩個大經濟體量的強省會城市。相比之下,珠三角城市資本市場利用水平稍弱,僅有深圳和廣州兩市上榜中國金融中心城市資本市場利用能力十強。進一步對比發現,截至2018年底,長三角十五市[1]有1000家A股上市公司,多于珠三角九市的553家,如果按A股、港股和美股總計,長三角仍有優勢,以1273家領先珠三角九市的735家。

從金融需求側角度看,市場主體質量越高,資本市場利用水平就越高,所謂市場主體質量,包括市場主體的產業分布、競爭和創新意識、內部管理水平、金融意識等。較高的城市資本市場利用水平反過來也正說明了較高的市場主體質量。珠三角與長三角在資本市場利用水平的差距,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兩地市場主體質量尤其是競爭意識的差距。除了深圳,珠三角地區并沒有特別濃厚的民營創業氛圍,作為對外開放的前沿,廣東一向是以吸引港資、臺資和其他外資見長,經濟外生性比較明顯,除房地產外,廣東較大的本土企業大多是國資背景。而長三角民營經濟要發達得多,由于外資和國資在經濟生活中占比不高,民營經濟反而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市場主體相對來說競爭和危機意識更強,由此產生了為數眾多的細分行業的民營龍頭,這是蘇州、南京、杭州、無錫等城市上市公司的主要來源。 


(二)新增IPO公司數量深圳一枝獨秀,寧蓉漢表現亮眼

從2018年度新增IPO數量來看,深圳一枝獨秀,達到11家,加上2017年上市的40家上市公司,過去兩年,深圳累計新增多達51家A股上市公司,超過上海的47家和北京的34家。相比之下,廣州、蘇州新增IPO數量表現不佳,蘇州產業結構更依賴傳統重工業和化工業,而廣州更多依賴傳統國有企業、汽車加工制造、外資快消等,在2018年A股新增IPO出現斷崖式下降的形勢下,兩座城市新增IPO明顯乏力。

深圳、北京、上海三個全國性金融中心之外,南京、成都、武漢三個省會城市表現亮眼,年度新增IPO數量均超過5家。其中,南京2018年新增6家,2017年新增17家A股公司,兩年共計23家,僅次于深圳、上海、北京和杭州,高居全國第5,比同期的廣州多3家。成都和武漢在2018年IPO市場上異軍突起,兩座城市2018年都新增5家A股公司。當然,南京、武漢、成都這幾個城市2018年在IPO市場的良好表現,和作為省會城市的資源優勢分不開。南京證券、江蘇租賃、天風證券、華西證券、成都銀行等都在2018年上市,在經濟形勢整體不景氣的情況下,上市資源向持牌照或國有背景金融機構傾斜也在意料之中。 



(三)提高資本市場利用水平,關鍵在于提高市場主體質量

隨著新證券法的修訂,全面推行注冊制得到明確,發行股票和公司債券要求降低或簡化,各金融中心城市迎來進一步提高資本市場利用水平,推動企業掛牌上市的良好機遇。在當前全國性證券交易市場格局難以改變的現狀下,金融需求側市場主體的質量成為決定各金融中心城市資本市場利用水平的關鍵。

一是為市場主體培育提供良好土壤。“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同樣的道理,只有高質量的“城市土壤”,才能培育和集聚出高質量的市場主體。深圳正是因為高密度集聚式發展和高度市場化的營商環境帶來了顯著的規模經濟效應和創新創業效應,極大降低了市場主體生產、運營、交易、時間、信息、交通乃至創新等顯性或隱形成本,使得“深圳土壤”能夠快速萌發、哺育和集聚海量的極具創新活力的市場主體,才造就了當今蓬勃發展的深圳創新創業經濟和深圳上市公司。在當前各大城市人才競爭、產業競爭的形勢下,各金融中心城市要高度重視規模經濟效應培育和營商環境完善,針對民營企業、創新創業的切實需求提供更加精準、更加貼心的企業服務、人才服務,才能廣泛集聚培育各類市場主體,為資本市場發展利用提供源頭活水。
二是著力提升市場主體金融意識。總體來說,我國中小企業甚至部分欠發達地區的中大型企業,金融意識都較為薄弱,對于股票、債券、期貨等金融工具的認識遠遠不夠。即使是上市公司,對于資本市場的應用很多也僅限于股票融資、債券融資等傳統工具,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計劃、兼并收購、資產重組等多元化資本市場工具的利用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深圳濃厚的市場化氛圍和較為完善的多層次資本市場也造就了一大批金融意識較為成熟的市場主體,并形成示范引領效應,有力提升了深圳總體資本市場利用水平。各金融中心城市應高度重視市場主體金融意識的提升,以區域性股權交易場所為抓手,著力加強本地中小型企業的金融意識培育工作,建立良好的上市公司公共服務平臺和政策獎補體系,鼓勵和引導本地上市公司積極探索使用各類資本市場工具,充分利用上市公司地位和資本市場平臺實現更好、更快發展。

[1]分別是上海、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揚州、泰州、南通、杭州、寧波、嘉興、紹興、湖州、舟山


作者:陳材杰 綜合開發研究院 金融與現代產業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