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經濟復蘇態勢明確,與穩經濟密切相關的價值風格大主題有望獲得市場持續認可。同時,科技成長在經濟復蘇、市場回暖之際,尚需“等風來”。
回顧壬寅虎年,又會被銘刻在經濟發展史的年輪上。
這一年,金融助力綠色發展取得了積極成效;這一年,科創板、創業板、北交所注冊制改革碩果累累;這一年,個人養老金制度正式實施;這一年,資管新規落地元年,理財市場迎來大變革。每一項重大措施都在改變著市場業態、財富管理生態,每一項創新背后皆有基金參與的身影。而對普通投資人來說,基金理財也成為生活中最大的“支出”。
在此背景之下,金融界推出《2022中國公募權益類基金數據觀察報告》,通過行業篇、基金業績篇、市場展望等三個篇章洞察行業發展趨勢,幫助投資人發現投研底蘊豐厚、業績持續穩健的好公司、好產品、好基金經理。
報告核心要點:
◎ 2022年,基金行業總規模和產品數量均達到新高度。據官方數據,公募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達到38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公募基金規模達到26.59萬億,產品超過1萬只。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天弘基金、華夏基金、博時基金、南方基金這6家公司總管理規模皆過萬億。
◎ 商品類基金表現驚艷,最高收益超68%。得益于原油價格上漲,截至2022年12月30日,7只油氣類QDII基金收益超過50%,廣發道瓊斯石油指數人民幣(QDII-LOF)A 年內收益68.48%;商品類基金中,華夏飼料豆粕期貨ETF年內收益超過60%。
◎ 一人包攬冠亞軍盛況再現。截至2022年12月30日,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混合基金年漲幅48.56%,一舉奪冠。萬家新利全年大漲43.66%,位列主動權益基金全年漲幅榜第二,該兩只基金皆由萬家基金黃海掌舵,而他也成為繼劉格菘、趙詣、崔宸龍后,公募基金史上又一位一人包攬冠亞軍的基金經理。
◎ 全市場基金經理3281人,從業超5年以上基金經理占比37%,其中10年以上從業基金經理302位;管理規模超百億不再罕見,140位基金經理管理規模超過500億。
◎ 公募基金2023年度投資策略報告:今年經濟復蘇態勢明確,與穩經濟密切相關的價值風格大主題有望獲得市場持續認可。同時,科技成長在經濟復蘇、市場回暖之際,尚需“等風來”。
【行業篇】
2022基金行業總規模和產品數量均達到新高度
六家基金公司規模破萬億
全民告別炒房時代,減少不動產配置增配金融資產已是大勢所趨。在此背景之下,基金行業的總規模和產品數量都達到了一個新高度。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公募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達到38萬億元人民幣,其中公募基金規模達到26.59萬億,公募基金產品超過1萬只(見下圖)?;鹦袠I也成為大資管行業中增速最快的子行業。
2022年公募基金行業數據概覽
從基金公司管理規模來看,有六家公募基金公司破萬億規模,分別為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天弘基金、華夏基金、博時基金、南方基金。與2021年相比,萬億公司新增了5家, 易方達蟬聯榜首。另外,管理規模超過5000億元的公募基金公司19家,與去年持平。頭部基金公司繼續保持“強者恒強”,對市場有著強大的“虹吸效應”,因此從總體上來看,基金公司的規模位次與去年相比變化不大。
2022年公募基金公司規模TOP20
從基金的持有人結構來看,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比例在整體水平上是相當的,但在各別主流類型基金中,兩者差異確比較大。比如說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中,個人投資者占比超過六成,分別占比為65.75%和81.49%;債券型基金中,機構投資者比例一般偏多,占比為85.81%。而尤其要提的2022年最受關注的FOF基金和REITS,前者個人投資者持有占比94.62%,后者機構投資者持有占比89.83%。
2022年公募基金持有人結構一覽
從上表觀察,也看得出對于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不同的投資偏好。一般情況下,機構投資者相比于個人投資者來說更加專業,投資更加理性,也更具穩定性,如果某基金有一定比例的機構持有說明基金受到了專業機構的認可,但這也并不意味著機構持有人比例越高越好。
當機構持有人的比例達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我們也須保持警惕,比如機構持有人的比例超過90%的時候,一旦出現機構持有人大量贖回基金份額就可能會觸發大額贖回導致基金延遲支付、甚至還會出現暫停贖回等情況,甚至也有可能引發流動性風險和基金凈值大幅度波動的風險。且對于小規?;饋碚f,贖回份額過高導致基金份額驟減可能觸發基金清盤風險。
【基金產品篇】
一人包攬冠亞軍盛況再現
商品類基金表現驚艷,最高收益超68%
回看2022這一年,太不容易!中國資本市場一波三折的震蕩格局,讓投資難度明顯增大,而與關聯度緊密的公募基金主動權益基金出現了15%以上的虧損,雖表現略好于部分主流指數,但整體賺錢效應并不佳。截至2022年12月30日,權益基金整體虧損17.56%;主動權益基金表現要好于指數產品,整體虧損幅度16.87%,而指數產品整體虧損為19.99%。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的收益率分別為-20.3%、-21.02%,稍好于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等主流指數。
2022年主要類型公募基金VS主流指數
從單只產品來看,雖然與2019年、2020年、2021年連續三年“翻倍基金常態化”的盛況相比,2022年表現要遜色很多,但在A股震蕩大跌環境中,也有一些基金經理表現較好,獲得超越市場的表現。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0日,剔除QDII、商品類基金后,有45只基金(A/C分開計算,下同)今年收益超過10%。相較主流指數基本超20%的跌幅,這些基金表現神勇。其中,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混合基金年漲幅48.56%,一舉奪冠;萬家新利全年大漲43.66%,位列主動權益基金全年漲幅榜第二,該兩只基金皆由萬家基金黃海掌舵,而他也成為繼劉格菘、趙詣、崔宸龍后,公募基金史上又一位一人包攬冠亞軍的基金經理。不僅如此,黃海管理的萬家精選還排到了第四。
由基金經理繆瑋彬管理的金元順安元啟,以微弱優勢超越了黃海管理的萬家精選A,位列排行榜第三。此外,表現較好的還有張媛和湯戈管理的英大國企改革主題、武陽管理的易方達瑞享、李孝化管理的華富靈活配置、章恒管理的萬家頤和A、周海棟管理的華商甄選回報A等。
2022年偏股主動權益基金TOP20
通過觀察上表中業績優秀的基金,我們發現今年業績表現較好的,多抓住了煤炭、石油、房地產等板塊機遇。冠軍基金經理黃海在分析業績排名靠前原因中指出,2022年中我們的策略就是“弱市思維”,且從戰術上會根據市場變化作出及時應對。比如一季度配置焦煤,二季度動力煤多一些,并配置了新能源中的海上風電+軍工,四季度買入白酒和銀行。具體到能源的投資方面,還將投資標的分了兩類,一類是高股息的動力煤公司,分紅比例更高、價格波動較小,相對比較穩定。另外一類就是現貨比例比較高的、與市場價格掛鉤緊密、或不受價格限制的焦煤,它們具有較強的進攻性。通過這樣的策劃,為組合貢獻了不錯的收益。
另外,得益于原油價格上漲,7只油氣類QDII基金收益超過50%,其中廣發道瓊斯石油指數人民幣(QDII-LOF)A 年內收益68.48% (見下圖);商品類基金中,華夏飼料豆粕期貨ETF年內收益也超過了60%。
2022年QDII類型基金TOP10
iFind數據,截止2022年12月30日,全市場基金經理3281人,從業超5年以上基金經理占比37%,其中10年以上從業基金經理302位;管理規模超百億不再罕見,783位基金經理管理規模過100億,140位基金經理管理規模超過500億。在投資人最關注的公募產品類型中,35位偏股、5位指數、以及15位QDII基金經理斬獲正收益。
【市場展望】
征戰2023!公募基金“全產業鏈”布局
送走艱難的2022,迎接充滿希望的2023。如何布局今年更好抓住機遇,以公募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又有哪些思考成為關注的焦點。據最新發布的公募基金策略報告,今年經濟復蘇態勢明確,與穩經濟密切相關的價值風格大主題有望獲得市場持續認可。同時,科技成長在經濟復蘇、市場回暖之際,尚需“等風來”,即需要有經濟企穩復蘇、市場風險偏好上升、流動性保持持續寬松等多方面支撐因素,才有可能出現明顯行情。
2022年冠軍基金、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混合基金經理黃海認為,明年上半年偏謹慎,看好穩增長主線中的投資機會。能源、煤炭、油氣還是排在關注度比較靠前的位置,未來需求回暖的優質消費類公司也保持關注。
半導體方向頂流、諾安基金經理蔡嵩松在年末致投資人的信中表示,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轉瞬三年的疫情如是,重啟周期的中國經濟如是,半導體產業亦如是?!拔覀兪冀K相信,我國真正的硬核產業會突破重重封鎖,實現彎道超車,誕生一批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先鋒企業,有望為投資者朋友帶來長期的超額回報?!?
大消費方面頂流、匯添富基金經理胡昕煒表示,消費復蘇乃至經濟復蘇是2023年的主旋律,下一階段的投資機會關注三條主線。其一是消費升級,隨著明年社會經濟活動恢復正常,消費需求也將回暖;其二是國貨崛起,國產品牌的認可度正變得越來越高;其三是服務消費,包括醫療、旅游、教育等多方面的消費也將隨著消費升級而騰飛。
南方基金首席投資官(權益)兼權益投資部總經理茅煒還表示,A股估值的提升會著重體現在國企估值重塑。在確定性稀缺的時代,國企勝在“長遠”與“穩定”,應報之以“溢價”與“配置”。
從2023年的公募基金產品布局方面,高質量發展成為各家公司下階段跟進落實的重點,比如短債、固收+、ETF、個人養老金、ESG、讓利型基金等產品均會加強布局。
易方達基金董事長詹余引指出,公募基金產品的設計要把握住時代的脈絡和產業的方向,加大解決方案類產品研發力度,著力打造讓老百姓(603883,診股)看得透、弄得懂、易操作的基金產品線,滿足多元化、多層次的理財需求。
鵬華基金副總裁劉嵚表示,加強產品長期性、安全性方面的機制創新與探索。特別是持續提升公募基金產品凈值化、標準化、運作規范、流動性好、投資門檻低等適合大眾投資的優勢,探索凈值平滑、收益分享、資本補償等風險緩和舉措,以及收入替代、定期支付等機制,滿足投資人長期投資和領取的養老需求。
2023年是充滿機會的一年,美聯儲加息、地緣政治事件、政策環境預計都會出現邊際好轉,權益估值中樞上行趨勢即將開啟。對于公募基金經理來講,價值機會值得參與,但需要注意其持續性;成長機會值得等待,但要考慮時間成本、資金成本和回調風險。
來源:金融界